再次倡議消費行憫農
上周五早上鍛煉結束後去家輝超市買菜,蔬菜水果價格都很低,品質也也很好。回來的路上想了很多,回家後又聽到愛人說他看到了種白菜的農民哭訴白菜賣不出去的小視頻。於是寫了一首詩《倡議消費行憫農》。這兩天看評論,有朋友說二三線城市才能買到農民的菜。所以,我就想把當前的情況之下,消費與憫農的關系。
現在城市超市里賣的菜,或許有一部分是現代化智能大棚里的農產品,但大多數還是農民種植的。蔬菜從農民哪里到消費者的家里,中間會經過一些中間環節。
因為三年疫情,很多在城市務工的農民失去了工作。於是他們返鄉創業,更有農民投資建智能大棚培植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再加上氣候適宜,非常用心的農民管理得當,就導致今年冬季蔬菜水果供應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經過三年疫情,城市大批的中底層收入者深切地體會到了賺錢的不易和積蓄的重要,他們便有意無意地壓縮自己的需求,即便農產品價格低,也習慣性壓製消費。而且很多人忙於工作或遊戲,在飲食上報應付的態度,這些原因蔬果的需求需求的漸少。這樣一來,供應過剩的結果就非常明顯了。
農產品價格低會讓農民受損失,但是農產品賣不出去對於農民更無異於災難,他們還得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處理那些他們投入了人力物力卻賣不出去的產品啊。
農產品供應和需求的不平衡,農民可憐,很多人在寫憫農的作品。當前,農產品已經成熟了,供應量減少不了。所以,要改善這種不平衡的唯一途徑就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增加消費,這樣才有可能讓農民免於面對農產品成熟卻沒有客商的災難性的結果。
所以我再次倡議,特殊時期期,大家一起增加購買蔬菜水果等天然氣農產品,用實際行動憫農。愛自己,愛家人,也讓農民渡過難關。